您的位置:首页>观察 >

假结婚财产分割「假离婚财产分割协议无效」

各位兄弟们大家好,今天来跟大家讲一下假结婚财产分割「假离婚财产分割协议无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法律上没有“假离婚”,办了离婚证,即解除夫妻关系。关于财产分割约定,《离婚协议》是否有效,得看具体情况。

一、基本案情

本案男女双方于2013年1月4日登记结婚。2019年,男女方欲新购房屋作为学区房,但双方并不符合现行购房优惠政策。

为享受首付30%的优惠政策,双方协商假离婚,并约定男方将房屋首付款以离婚补偿款的形式支付给女方,待女方购房完毕后双方立即复婚。

2019年7月6日,双方办理了离婚登记。由于民政局要求离婚必须达成离婚协议,男方签署了由女方草拟的《离婚协议》。

为支付房屋首付款,女方积极联系中介及买方,促使男方于2019年7月4日作价375万元出售了男方名下一套婚前房产。男方自2019年7月24日起,陆续向女方汇款共计294万余元。在此期间,双方继续保持亲密关系。

然而,待女方用男方支付的钱款购置房屋后,却告知男方其不愿复婚。

男方将女方告上法院,请求法院依法撤销或认定《离婚协议》中关于财产分割的约定无效,女方归还男方个人财产294万余元,且重新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案件审理过程中,男方撤回了要求女方返还2,942,800元及重新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诉讼请求,表示《离婚协议》撤销或无效的后果另行处理。

二、一审判决

男方提供的双方微信聊天记录、录音等证据显示,女方在离婚前多次与男方讨论购房政策、贷款优惠条件以及房屋置换方案,并在办理离婚登记的前一日,还催促男方办理离婚,表示“怕政策有问题,而且离婚时间越长贷款越好办”,在离婚之后,女方与男方以及男方母亲的对话中,又屡次提到“没有想过要真离婚”“因为要买房子,必须要离婚”等,并认可曾说过“房本下来一年复婚”。以上说辞均体现出女方非真实的离婚意愿,并且其也未能对这些说辞做出合理解释,所以法院对男方主张的事实予以采信,认定双方为规避限购和贷款政策而办理离婚登记手续。

一审判决支持男方的诉请,《离婚协议》中财产分割的约定无效。同时男方表示撤回要求女方返还钱款和重新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诉请,《离婚协议》无效的后果另行处理,是男方对自身诉讼权利的处分,女方对此亦无异议,法院予以准许。

一审判决后,女方不服,上诉至上海一中院。女方称,离婚补偿款是男方为了拿到女儿抚养权才给她的,并不是给她买房的,请求撤销一审判决,改判驳回男方的原审诉请。

三、二审判决

上海一中院经审理后认为:本案的争议焦点在于《离婚协议》是否是双方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判断协议是否为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需要从双方当事人在签订协议前后所进行的相关行为予以认定。

综观双方当事人在办理离婚登记前后所进行的多次对话、微信聊天,可以充分认识到双方办理离婚是为了购买房屋,二人所签订的《离婚协议》是为了达到上述购房之目的而达成的虚假意思表示。虽然协议中约定了男方需要补偿女方300万元,在协议签订后,男方也向女方进行了转款,但该款项实为购房所需。

在审理中,双方当事人也确认了双方婚后并无如此大额的财产,男方向女方所转之款项也是出售了其与案外人共有的房屋后所得款项,若如女方所述男方是为了得到女儿抚养权而向其支付补偿款,那么该补偿款也应在其可控、可承受范围之内,现在的款项完全不在男方可承受范围之内,与其收入完全不匹配,所以女方所述的该点意见完全不符合常理、不符合实际情况。

上海一中院遂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四、案件评析

《民法典》第146条: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 〉第69条第2款:当事人依照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六条签订的离婚协议中关于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的条款,对男女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登记离婚后当事人因履行上述协议发生纠纷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第70条:夫妻双方协议离婚后就财产分割问题反悔,请求撤销财产分割协议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人民法院审理后,未发现订立财产分割协议时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的,应当依法驳回当事人的诉讼请求。

民法以其所调整的社会关系而言,可划分为人身关系与财产关系两大部分。人身关系重在主体的身份,本案中具体体现为对“夫妻”身份的调节;而财产关系重在财产的静态与动态安全,本案中体现为对“离婚”时两人的财产分配问题。所以,这两个要分开来看。

对于人身关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陈建英诉张海平“假离婚”案的请示报告的复函》认为通谋作假离婚有效。司法实践中,“假离婚”在对人身关系的影响上已经有所共识——法律上没有“假离婚”一说,夫妻双方一旦办理离婚登记,婚姻关系即已依法解除。正如《我不是潘金莲》中,虽然李雪莲和秦玉河离婚是为了能分房,所以约定先“假离婚”,等分到房之后再复婚。但上述约定,乃系二人的离婚动机不正当,并不妨碍“自愿离婚”的认定。二人均系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离婚的意思表示真实,并在婚姻登记机关依法进行了离婚登记,故应当认定二人离婚合法、有效。

而对于财产关系,判断离婚协议是否为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需要从双方当事人在签订协议前后所进行的相关行为予以认定,如本案中原告当事人所提供的双方微信聊天记录、录音等证据即充分显示双方办理离婚是为了购买房屋,二人所签订的《离婚协议》是为了达到上述购房之目的而达成的虚假意思表示。

因此,借着“假离婚”买房有风险,离婚和结婚一样,儿戏不得。

参考文献: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2020)沪0115民初50385号民事判决书

本文内容仅代表小编个人观点。

版权声明

千千网首页部分新闻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交流。本文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 一经核实,立即删除。并对发布账号进行封禁。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